触达智慧场景:中数系统基于工程数字交付实现需求侧管控式运维+ 查看更多
2022年4月,住建部印发《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要求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筑碳排放强度分别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平均降低40%,碳排放强度平均降低7kgCO2/(m2·a)以上。相关领域专家表示,我国建筑业减碳须以全生命周期的视野综合施策,这牵涉到建筑的各个环节,包括绿色施工、提高设备效能、智慧运维等方面。
随着数字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的完善,建筑数字化将成为建筑“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推动力。比如建筑的智慧运维,包括基于“BIM数字孪生”的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环境能耗的统筹优化等。一套具备数据互联互通功能的智慧运维平台,不仅有助于建筑运维团队快速应对任何突发情况,智能化、数字化、统筹化的管理会根据建筑自身情况自行调控加热、制冷或通风系统,大大节约能源。
从行业视角来说,伴随一系列国家相关政策相继落地,建筑工程行业逐渐从“增量”的高速发展转变为“存量”的精细化经营,数字建筑、智慧场景成为行业大势所趋。中数系统以智慧场景构建为终极目标,基于BIM数字孪生等技术提供完整、已落地实践的智慧场景解决方案:依托智慧建造实现数字交付,基于数字交付成果搭建智慧运维平台,通过多系统互联互通支撑需求侧智慧管控,帮助工程总包单位等相关方降本增效,延伸增值业务,为建设高标准数字建筑奠定坚实基础。
一、工程数字交付——基于BIM数字孪生的全过程数据交底
建筑工程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带来了丰富的智能化设备和先进的施工工艺,它们提供强大的垂直功能,更重要地,形成详尽的工程全周期、全过程数据积淀,这是实现建筑智慧运维的核心要素。
正如中数系统一贯秉持的观点:智慧运维需要一个强劲的数据底座——数字交付。
以河南某民生工程项目为例,在智慧建造过程中,中数系统以BIM为三维可视化载体,坚持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现场施工数据实时维护,最终形成全面、专业、可信的BIM竣工数字孪生模型,将隐蔽工程在内的项目实际竣工状态可视化。
在交付阶段,基于包含建筑全部信息,同时集成各系统动态运行数据的BIM数字孪生模型,消除传统建设中多系统交付产生的信息孤岛,运用物联网技术将建筑内的各机电设备、各监控系统的静态、动态信息统一整合,将设备的生产安装、技术参数、维保、运行等属性信息与BIM模型绑定,精粹形成数据资产,构建数据中台,实现“中台式数字交付”,为后续的智慧运维管理和故障排除等提供核心数据支撑。
通过数字交付平台的建设,中数系统帮助工程总包单位等相关方实现传统“物理建筑”交付的同时,实现数字孪生“中台式数字交付”,很好地将建筑中的智能化设备、系统、传感器、数据、基础应用串联起来,形成互联互通、统筹协调的建筑智慧化运维管理中枢,通过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分析,让建筑信息模型“动起来”“活过来”,依托数据交底让数据资产价值转化成为可能,让建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控成为现实。
二、建筑智慧运维——具备需求侧管控逻辑的落地式统筹运维
我们常说,信息化技术改变了世界。事实上,技术需要落地实践才能改变世界。对于建筑工程行业来说也不例外。
从建筑运营者角度,希望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创新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摆脱单一物理空间管理的束缚,实现建筑与人之间的良好互动,并且获得更加丰富的场景、数据等资源,真正营造以人为本的场景体验。
从总包方角度,希望通过数字化技术促进数据融合、业务联动,落实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保持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将数智化变革经验沉淀成服务模式、平台能力和创新应用进行输出,打造未来科技创新应用的样板工程。
这正是中数系统解读并提出的“需求侧管控逻辑”。即,我们需要把工程数字化带来的零散功能打散并经过管控逻辑重组后,才能真正实现满足需求侧的智慧运维。

中数系统基于“数字交付中台”打造的”智慧运维中枢”,真正实现建筑的智能化运行与维护管理,包括建筑的空间管理、安全管理、能耗管理、维护管理和资产管理等,以满足建筑工程总包单位等各相关方的需求。通过BIM数字孪生技术和智能化管控应用结合,完美将建筑设计、施工阶段与运维阶段串联在一起,加深了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间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建筑的数据可视化、动态化、利用价值最大化,为数字、智慧建筑构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管控视角来看,中数系统通过交付和运维平台构建,帮助业主方达到跨部门的资源共享、统一协调,便捷地操作系统控制参数,降低操作门槛,提高运维管控和应急决策效率,建立平台化、可视化、集成化、高效率的智慧运维与安全管控体系,不但令管理降本增效,更可为未来高阶业务系统和信息系统数据打通预留接口,最终打造高标准、数据互联互通的低碳化数字建筑和未来感智慧场景,让建筑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