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个地铁建设工人“实训基地”开馆 多措施提升产业工人技能+ 查看更多
深圳首个地铁建设工人“实训基地”开馆 多措施提升产业工人技能+ 查看更多
首个地铁施工实训基地开馆
补齐技能提升短板
在实训现场,50余名工人身着统一服装,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钢筋加工、电焊操作。
技术工人在多媒体教学中心结束理论教学后,通过实操训练与考核,能够更完整、系统地掌握地铁建设施工的各项技能。
该实训基地约3000平方米,主要划分为电工、电焊、弯箍、机械加工、架子工、模板工六大专业区域。按照测算,该实训基地每年可培训技术工人400名。
建立技术人才培养通道
多措并举培养能工巧匠
“对于技能工人队伍建设,深圳地铁一直非常重视。”深圳地铁集团董事长辛杰指出,目前,深圳地铁建设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在建工程劳务人员达到3万人,高技能工人需求比例也随之增长。
深圳地铁通过启动“能工巧匠培养行动”,从理论知识培养到实训实操保障、创新培养体系建设、提升劳动生活环境等方面推出诸多尝试,为稳定产业工人队伍、培养高技能职工队伍发挥了积极作用。
“地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实现技能提升”,6号线支线项目负责人刘建强表示,地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实现技能提升,中国交建通过平台建设、推优评选等方式,在培训、交流、竞赛、激励上形成闭环,为轨道交通建设工人技能进阶搭建阶梯。
接下来,深圳地铁还会在培养内容、形式上多做探索,除了建设实训基地外,还将“走出去”,外聘专家组织专题讲座、开展样板工地观摩等方式,多措并举,推动完善地铁建设工人技能形成体系,为产业工人发展铺路架桥。
建设幸福小镇
让地铁建设者住有所居、心有所安
为留住地铁建设工人和高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在深圳安居乐业,深圳地铁与中国交建结合产业工人的切实诉求,在荔山公园南侧建立了幸福小镇,改善和提升工人的生活居住条件。
房间设施标准化,生活用品统一配备发放,让工人住有所居,心有所安;
文化活动丰富,定期组织观影、都市、体育等各类文体活动。
“产业工人是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只有做到让他们安居乐业,才能真正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队伍的扎实稳定。”项目负责人表示。
VR安全体验馆可亲身感受施工现场安全场景 记者郭若溪摄
未来
深圳地铁将携手建设单位
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岗位要求为标准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
形成地铁建设产业工人培训基地全覆盖
构建起培训形式多样
管理运作规范
保障措施健全的网格化人才培训体系